标签 清明 下的文章

站在活人与死人之间 ——2021清明-复活节分享

2021的复活节比较特别,这一天同时也是我们传统中最为重要的清明节。清明节的特别之处在于,我们可以少有的谈论那些我们平日不愿过多谈论的话题:死亡。

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似乎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年轻人不愿谈论死亡,除去“觉得晦气”这个原因,更多的是因为“死亡”似乎还离身强力壮的他们很远;中年人更多地避开这个话题——尽管他们已经开始经历身体的疾病,经历亲人的逝去,可是“死亡”——这个会夺走一切的幽灵还是最好不要来,至少不要在今天(Not Today);老年人似乎是最不忌讳这个话题的人群了,见惯了生老病死世事无常的他们,不论是乐意还是拒绝,都明白“死是众人的结局”。

有些人面对这个“终点”是比较欣然豁达的接受。我太奶奶就是这样的人,老人家会在60岁的时候就就备好棺椁,选好寿衣,静静地等候最终那一日。也有人并不喜欢这一天,就像我奶奶。两年前我奶奶确诊后就一直不愿面对,想尽办法要多活几年。

然而“死是众人的结局”——无论你是否愿意。因为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3.31日在中科院化学所发生的反应釜爆炸就是这样的。反应釜是化学专业的研究生而言是最为常见的反应器具,对于反应釜的标准操作流程肯定烂熟于心了,可意外还是会意外发生。作为safety officer的我们始终明白,即使我们再小心谨慎,谨小慎微,但意外总会不期而至。有谁会知道,今天做实验的时候有没有“带脑子”呢?(当然,这是自嘲的话。意思是我们并不总是清楚的在做事,多数情况是靠着“生活惯性”,而非理性。)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中有太多未识之事,有太多的意外和不可知。对我们而言,死亡就好像我们人生旅程的终点,有的人晚些时间下车,有的人早早的离开,而有的人还与我们相谈甚欢时突然就走了——这是我们最为不舍的情况。

是的,“不舍”。

在我奶奶的弥留之际,她极不情愿离开。少有清醒的时候,她说道,她最为放不下的就是我们这一家子。最终她还是走了,以一种圣徒般的安息平静安稳地睡去。她离世的苦果留在了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身上,我们以眼泪,以哀歌,以仪文或者以表演诉说着我们这些晚辈或是同辈的不舍。

葬礼上最为痛苦的人是那些与逝者感情最深的人。至亲之人的离去,使得心灵中原本属于她的位置变得抽象。“她”不再是一个具体的可爱的人,而开始渐渐的变得模糊,开始只存在记忆之中,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被我们可怖的渐渐地遗忘。爱我们的人已然不在,我们的爱也无处可寻。

这才是死亡让我们真正感到痛苦所在。

身体的消殒并不是死亡的含义,“与爱隔绝”才是。死亡,意味着与那位关心你冷暖,在乎你饮食的至亲之人隔绝,意味着与远行的游子对家的牵挂又失去了一份。在亚当吃下善恶树果子的那一刻,死亡就如瘟疫般在人当中蔓延开。

上帝在园中呼唤亚当说:亚当,亚当,你在哪里?罪带来的结果使亚当与上帝隔绝,使亚当与那位造他的,爱他的,他所依靠的主隔绝了。“亚当之死”带来的痛苦是双份的,不仅亚当要承受死亡的后果,上帝也在承担死亡带来的后果——祂失去了他所最爱的人,祂首先尝了死的苦果。

亲人的离世影响最大的是那些还活着的人。奶奶去世后半年多,我还是会梦见她,也会常常想起亲人们在病榻前零碎的谈话片段。上个月母亲还对我说,自从我奶奶去世后,她心里就一直觉得空落落的,也说不出来是哪种。奶奶去世前,姑姑常对她说:妈呀,要是我能替你疼痛,替你受罪就好了

我们不知道上帝花了多少时间从亚当之死中走出来,因为在上帝那里,连时间都在祂的掌管之下。但我们知道,在亚当死的时候,神已定意将他赎回。而祂赎回亚当的方式,和我们面对亲人饱受病痛折磨时最朴素的想法一样,就是代替他经历死亡的痛苦,为他承担死的代价。

因此,耶稣来了。

祂死了。祂用自己的枉死替代了所有该死之人的结局,祂用十字架上永世的咒诅与刑罚付清了死亡的赎价,祂用与天父隔绝的撕心裂肺的痛楚担当了我们的哀伤。第三日,祂复活了。祂的复活改变了整个世界:死亡不再是所有人的结局——在这世上的黑暗之中,出现了一丝斑驳,一种可能:有人可以胜过死亡。

奶奶最后的一周里,开始不停地说一些“鬼话”:昔日的“好友”过来叫她离开,但她始终不愿过去。礼佛的大娘教我们如何用严厉的话威胁恐吓那些鬼魂,又说我们要放把桃木剑保护奶奶魂魄。

两天过去了,鬼魔还是常来。有经验的长辈说,这是“无常鬼”来索命了。忽然间我意识到,传统信仰中的鬼魔和基督信仰中的魔鬼指的应该是同类。奶奶很早就接受过洗礼,只是后来因为身体不好不能出门,就渐渐的没再去了。我对姑姑们说,下次那个鬼再来,就慢慢地清楚地跟奶奶和牠说,我们是属基督的,不是同样的归宿。期间,上帝也差遣我一位长辈来跟我奶奶重述福音,祷告,奶奶应该听进去了。姑姑们说,后来那个“好友”又来叫她离开,奶奶反而对牠说“你来我这边,我这边舒服”。再后来,那位“好友”就不再过来了,奶奶也在端午那天的清晨安稳地睡去了。

一个被圣灵重生的基督徒,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是充满盼望的,因为他相信他那位死而复活之主的应许:信他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11:25】。就像路加描述拉撒路死后的情形那样,【路16:22】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肉体的死亡不再是生活结局和终点,反而是新生活的起点。所有拦阻基督徒与神和好的罪、私欲和不洁,在死亡之时都被破除。我们的灵魂被天使带去,放回在那位造我们的主的怀中,我们不再与我们的造物主隔绝,我们有份享受祂的爱与恩典,极为温暖和“舒服”。

耶稣的死和复活拆毁了隔断神与人之间的墙垣。祂用十字架上的死废掉了人与神之间隔阂,祂用十字架下的复活联络了神与人之间的鸿沟。祂使人 生的终点不再只有死路一条,那些信靠祂的,就可以靠着祂得生命。祂也会成为他们生命中的源泉,一直涌到永生。耶稣基督站在活人与死人之间,成为活着之人的另一条路:那条路的终点不是死亡,不是永远的隔绝,而是恢复,是和好,是永生。身体的逝去不过是短暂的别离,到那日,在末后基督再来的日子,所有在祂里面的人,都能得以再相会。

这就是我们所要纪念的复活节的意义。基督的死和复活使所有属祂的人都有了新的生命,这生命是永生,也是新生。就像我们手里的这颗鸡蛋,脆弱稚嫩,稍有不慎就可能破碎。可这样的生命却被耶稣基督视为至宝,他保护我们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仁,雕琢我们如同耐心的陶匠——就像等下我们也会细心的保护我们手中的这颗鸡蛋,用我们手中的画笔装饰它,赋予他生命和意义。

愿上帝祝福祂的话语。

p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