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字 下的文章

一座不属于自己的城 | 耶32

读到这段故事的时候,被耶利米和上帝双双感动到。

1~5简单介绍背景:耶利米因为“传播负能量”被王囚禁。
6~15是这个故事的起头:上帝要耶利米买下一块地。
16~25耶利米的祷告
26~44神对耶利米祷告的回应

这块地来自于他在便雅悯的堂兄哈拿蔑,而此时,犹大国在被巴比伦亡国的边缘,购置地产是一件又可能血本无归的事。耶利米显然知道这一点,在他之后对上帝的祷告当中,可以看到他对神有着不满(v25)。然而他仍然愿意顺服神的话(v8),按着照例按规,正式的买下了那块地(v9-12)。

在人前,他嘱咐存留契据、遵行神的吩咐。但是当他独自之时,他在神面前真实的表明了他自己:他心里仍然有过不去的坎,仍然有愤懑。尽管耶利米用大量的篇幅恭维神,似乎只有一小句话诉说这桩不划算的交易,但神是洞察人心的。神以一句质问的话回应耶利米岂有我难成的事吗(is there anything too hard for me)?

不论是中文译本还是英文译本,这句话都有着很强责难的意味。或许会让本就觉得吃亏受委屈的耶利米更加难过了:“神啊,我遵行你的话吃了这么大的亏,你竟然不安慰我,还要质问我?”(当然,这只是我想象的内心戏)。但这位先知仍然选择了顺服,他甘愿相信神,胜过相信自己。——尽管此时,这位爱他的上帝似乎并没有对他表现出“接纳”。

耶和华神借着启事了他关于以色列民如何被掳以及将来复兴的应许。

【耶32:30】以色列人和犹大人,自从幼年以来,专行我眼中看为恶的事;以色列人尽以手所作的惹我发怒。这是耶和华说的。
【耶32:31】这城自从建造的那日,直到今日,常惹我的怒气和忿怒,使我将这城从我面前除掉。
【耶32:33】他们以背向我,不以面向我,我虽从早起来教训他们,他们却不听从,不受教训,

上帝好像一个“失败”的牧人一样,祂从早起来教训他们,他们却不听从,不受教训,反而专行那些惹怒神的事。这些情形唤起了我在关系中的某些经历,既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怒,又有些许始终无可奈何的挫败感。五味杂陈,百感交至。

【耶32:37】“我在怒气、忿怒和大恼恨中,将以色列人赶到各国。日后我必从那里将他们招聚出来,领他们回到此地,使他们安然居住。
【耶32:38】他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们的 神。
【耶32:39】我要使他们彼此同心同道,好叫他们永远敬畏我,使他们和他们后世的子孙得福乐。
【耶32:40】又要与他们立永远的约,必随着他们施恩,并不离开他们,且使他们有敬畏我的心不离开我。
【耶32:41】我必欢喜施恩与他们,要尽心尽意、诚诚实实将他们栽于此地。
【耶32:42】因为耶和华如此说:我怎样使这一切大祸临到这百姓,我也要照样使我所应许他们的一切福乐都临到他们。

即便在愤怒当中,神仍然没有忘记祂与属祂之人所立的约:他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们的 神。无论以色利人怎么悖逆,怎么得罪神,在“日后”,祂仍要重新召聚他们,要使他们彼此同心,更要施恩于他们。

以色列人就是那个一直在攻击、羞辱自己丈夫的妻子,而这位丈夫始终不离不弃,用诚实和公义待他幼年所娶的妻——只因那个他自己立下的约。如今,我似乎稍稍理解一些,上帝的爱跨越了多少的艰难险阻,是何等的长阔高深了。

先知耶利米买下了一座不属于他自己的城,他委屈,但他顺服。直到上帝向他申明祂对以色列人的爱,祂对约的持守。因为到那日,神使耶利米买下的这座城不只属于他自己,而将属于所有归回的子民。

Week9 Jonah@Rennes | A l'Agneau de Dieu soit la gloire

搬家到了新地方,远离闹市,安静了许多,也睡了个好觉。

W9-1.jpg
窗外

安顿好后,开始好好的享受一日三餐。简单的食物与餐具🍴,每天也可以在预备食物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treat you life kindly, the life will return you kindly.

W9-2.jpg
W9-3.jpg
W9-4.jpg
W9-5.jpg
W9-6.jpg

食物集锦。简简单单的码下,吃饭时心情也好。

实验上也有点进展,只是terrible May 有无数的假期,慢悠悠的做吧。

W9-7.png
B-V机理不同扫速下循环伏安的模拟
W9-8.png
模拟得到的log(v)与dEp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起这个题目(A l'Agneau de Dieu soit la gloire)呢?因为很多让我心绪不宁的事情在不断地祷告、交托当中,慢慢有了答案。

人生很长,好像苦难没有尽头;却也很短,良辰美景易逝。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呢?活在祂赐的当下。

周天Pastor David分享到1 Samuel Chapt 22,大卫躲避Saul追杀躲在了Adullam洞时,他对摩亚王说:求你容我等候,直到我知道神要为我怎样行(v3)。

为何我不在这日子里,等候,till I know what God will do for me.

以一段很早之前立下的志愿总结下本周。
Truely my soul waiteth upon thou. Psalm 62:1

Week8 Jonah@Rennes | Les Oyas

W8-1.jpg
日子过得好快,感觉什么都没做,一周又一周的就过去了。不过现在倒不会焦虑,习惯了在法国慢节奏地生活,也在适应“生活”。

W8-2.jpg
不喜欢下雨天,雨天鞋子总是湿漉漉

周一在浠沥沥地雨中签了房租协议、缴了押金与电费,周二开始慢吞吞地搬家。新地方离学校很近,步行15 min左右可达。省了一笔交通费倒是其次,不爱运动的我每天走路半小时也勉强算是运动了吧。

W8-3.jpg
终于天晴

准备好了实验,却发现又到了法国的假期:Ascension Day。再一次领略到了那句法语 C'est la vie.

事情一被打断就很难接续起来,周五情绪很差,不知道何故。几经抉择之后,还是选择了参加周五晚上开始教会Les Oyas活动。就像有人说过:教会活动就是,每次都艰难抉择不想来,但来了就一点都不后悔。

W8-4.jpg
Oyas walking

在小伙伴们team work translation(团队翻译 法译英)下,很快就融入进去,也认识了一些伙伴。在外更能感受到,信仰可以带来跨越种族、跨越阶级、跨越文化甚至跨越语言的联结。

忽然觉得,在巴别塔口音的变乱并不是一件坏事。在语言不通时,“舍己”就显得愈发珍贵和特别。因为在乎我这一个“外来户”的缘故,大家情愿用第二语言交流。这并不是那种愚蠢的“崇洋媚外”,而是对别人的尊重。

W8-5.jpg
很随意的法餐

不过还是要感慨下,国内从小学就开始普及英语教育确实有先见之明……以及,多学习一门第二外语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team work的帮助下,法语学习也有些进展。渐渐开始尝试着辨认街边的标识、以及一些常用词,对法语不是那么疏离了。慢慢地积累,希望能比较快地有进展。

Week7 Jonah@Rennes | un voyage

这周的主要行程是team seminar:

周一做了一点点实验之后,周二就前往了St Gildas sur Rhuy。
W7-1.png
开车走了两个小时

周三早上醒的很早,就在附近的长凳上读起书来。伴着初升的日光,与徐徐的微风,在阅读和静默中得着每日的力量。

W7-2.png
宁静的早晨

吃了Bretagne特色的Balette和Crepe(可丽饼)。按俺土里土气的理解就是咸口和甜口的两种煎饼。

W7-3.png
没好意思拍Crepe,只随手拍了张大家在等的场景

饭桌相谈甚欢,法国人和中国人都很喜欢美食,在准备食物上花费大量的时间。Lady F老师就聊起,她的第一位中国学生做饭就很美味,她很喜欢XM食物的味道。“perfect”,她形容道。

W7-4.png
大概是生活在XM的缘故,我对大海没有法国人那样的热忱。除了海边散步,seminar其余的部分乏善可陈:meeting、break、lunch、meeting、break、dinner、free time。

法餐吃了不少,但对“无辣不欢”的我而言,着实寡淡许多。不过,低油低盐饮食倒让我健康不少。

周五大家就一如既往的上班了。

书读|《魔鬼家书》Letter 23

这篇很长,不太容易读懂(也可能我最近脑袋出问题了)。隧摘抄些话吧。

其次,所有这些解说都在自己那个历史上的耶稣身上强调某种应该已经宣传过的古怪理论。……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让人分心,不去注意是谁,做过什么事情。。

最早期的归信者是因为单单一个史实(复活)和一个对他们既有的罪恶感进行剖析的神学教义(救赎)而归入仇敌门下的——而罪,不是违反了一个“伟人”自创的某个崭新而花哨的律法,而是干犯了那种保姆和母亲教过他们的那些古老而迂腐的普遍道德法则。

“福音书”是后来写成的,目的不是为了造出基督徒,而是去教导那些已经有了信仰的基督徒。

那些想要利用复兴信仰来建立一个好社会的人或国家,简直就是缘木求鱼。他们没准还以为自己可以用通往天堂的梯子搭出一条捷径,直达最近的一家杂货店呢。

Week6 Jonah@Rennes | toi seul tu es Dieu

上周忽然发现,已经来这边一个月了,好像除了挣扎着生存下来,啥也没干。

于是乎,在上周末躺尸了两天后,周一开始干了点活:

W6-1.png
cyclicvotammetry simulation in different rate constant

后来和Ph讨论了实验,开始做自己的实验,依然困难重重……

还有一件特别感恩的事情:来来回回折腾了一个月的Convention终于在国内改好了章。

W6-2.jpg
*4.10从英文翻译到中文译本的时候,我Covid尚未痊愈,发着低烧、强撑精神着翻译完,发给学院郭老师,她又来来回回认真细致地修改了好多遍,更正版本、措辞以及种种。在郭老师提交OA系统之后,我也是每天骚扰催促,真的太麻烦郭老师了。OA系统通过后,又被学校各种刁难,终于在师弟的全力帮助下搞定。这一个月真的真的太不容易。

接下来我就可以正式申请长居了,希望不要再遇到什么幺蛾子。

这周也开始尝试开发法棍的不同吃法:hot dog式、三明治式……看到网上说,法棍最大的吃法是用来擦盘子,我深以为然。用面包擦盘子上剩余的汤汁(跟法国人学的),简直太好吃了。

(手机坏了冇图)

法语课程也少有一点点进展,只是法语和英语的拼读方式太容易混淆:常常习惯性的按照英文的读音把法语读出来,或者按照法语的方式读英文……求主让我早些日子度过这种混淆的时期,应该过了这段就好了…吧。

周天回家,本想拍个风景照做封面,谁知手机摔在地上,本就勉强维持的屏幕这下彻底歇业。周一早上问了几家维修价格,看了看自己的荷包,想来还是回国之后再修,先买个便宜的能用即可。

在各样事情都倍感艰难的时候,只有学习倚靠祂。
toi seul tu es Dieu.

书读|《魔鬼家书》Letter 22

本篇比较难懂,不容易提炼出一个主题。思来想去,稍写写对魔鬼的话的一些评论作罢。

骨子里是个享乐主义者。……在海的远处,在那汪洋的远处,有快乐,而且快乐更多。对这一点并不隐讳:在右手边有“永远的福乐”。……的世界塞满快乐。那些人类一天到晚在做丝毫不会介意的事情——睡觉、洗澡、吃喝、做爱、玩耍、祷告、工作。

上帝喜悦人享受在祂创造的世界里,也喜悦人享受在祂里面。在欧洲这几周的生活让我更加感受到上帝创造的美妙:由于夏令时+法国人下班早的缘故,下班的时候仍然阳光明媚,距离天黑还有三四个小时的时光,时间好像一下子多了出来,总想在太阳下山前做点什么:走走、看看,享受在每天的生活里。——即便每天是日复一日的买菜、吃喝、睡觉、工作和祷告。单单这样的每日生活就已足以充满喜乐。

音乐和静默——我对这两样都恨之入骨!谢天谢地,自从我们的父进入地狱以来——这比人类出现要早上无数年,地狱里没有任何一寸空间、任何一段时间降服于这两种可恶的力量,喧嚣占领了地狱的一切——喧嚣,伟大的活力,是一种狂喜、残忍、精力充沛的生物在声音上的表现——单单喧嚣本身就可以保护我们远离愚蠢的良心不安、绝望的愧疚和无法忍受的希望。

音乐和静默。当人沉静在思考或是生活当中的时候,会发现这些事都充满乐趣。无论是买菜、做饭、工作或是祷告,倘若心无杂念的享受在其中,而不是内心充满喧嚣、悸动不安的情愫,这一切都令人如此的享受。

当安静下来后,会为想到新的食物做法而欣喜、会为这公交司机愿意多等我一分钟充满感激、会为读经灵修时收获对祈祷的回应而倍感信心、会为这在祈祷的时候越发能沉静己心而知足……当人心安静下来的时候(我不愿讲“内心的安宁”这种心理学术语),便知道何为善。

就像诗篇23里所说:

【诗23:2】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

【诗23:3】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诗23:4】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躺卧并不是躺平。而是好像一种场景:在阳光明媚的下午,坐在草坪上读书、玩耍或是不疾不徐的做着自己的工作。无论在“做”什么,都平静安稳,即便正在经行死荫幽谷也毫不惧怕,这才是真正的休息。

愿我能常常为上帝而感恩,长久躺卧在祂身旁,顺从祂的引领(少遭受些仗和竿)。

preView
This page loaded in 0.00183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