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買的幾本詩集到了,讀着木心的詩,想起了許多往事,所以也算給公衆號除除草罷。

《德國》
作者:木心

我久住在德國
爲什麼而久住在德國

德國東鄰波蘭、捷克
南接奧地利、瑞士
西界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
北與丹麥相連

我久住在德國
爲什麼而離開德國

法國朋友說
「當一個地方與你太像了的時候
這個地方對你不再有益」

德國與我太像了
啤酒比礦泉還便宜
Pilsner Schwarzbiere
別喝過頭
在德國,慕尼黑
醉態是醜態

我的鋼琴牧師
有很多外國朋友
我問「哪國人最好」
她想也不想地想了一下說
「要戀愛嘛,那是德國人
熱情,忠誠」


有記憶的日子裏總是在搬家。

不停地不停地從城市的這個角落遷移到那個角落,不論哪裏都很少停留。十八歲離開故鄉的時候,粗略的數算過在我記憶裏居住的地方換了五六個,似乎並沒有在哪一個地方居住超過三年——所以似乎我和哪裏的人都不像。

在我的印象裏,「家」總是一個抽象的存在:我搜尋整個記憶,並不能找到任何的一個符號或物體來具化這個概念。所以我大概並不留戀「家」,對故鄉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感情。反倒在大學假期的時候,每每回「家」,總會帶來許多物是人非的感慨。我如陌生人一般遊離在故鄉和他鄉,熟悉的地方變得陌生,如今陌生的地方卻並不熟悉。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會對此抱撼,總覺得似乎失去了很多的東西。同一位弟兄交流時,也曾提說「那些自小成長與主日學的孩子似乎會缺失很多世俗者的迷惘」,他並未認同,反道「爲何要讓他們也經歷諸多痛苦和掙扎?」嗯,似乎並不需要。每個人的經歷和過往都是獨特、並且唯一,相互比較總會陷入無盡的遺憾和失落之中。

失去頗多,收獲頗多,改變頗多。

「哪個地方都與我不像
哪個地方都能讓我收益」

Anyway,現在的我是上帝所要我在此刻成爲的我。

Jonah L.

2017.11

preView
This page loaded in 0.000765 seconds